先秦儒道政治理论中的类比思维及说理方式
Written by:网站编辑
Last updated:2025-02-26
逻辑学研究 2025 年第 1 期, 19–35 文章编号: 1674-3202(2025)-01-0019-17
作者:李友广,李宗敏
摘 要:周秦之变是东周时期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先秦诸子理论思考的方向与理路无不受此影响,这对于儒、道两家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周秦之变下的君臣矛盾日渐加剧,处于君臣夹缝中的儒、道两家在发表政论和政治游说的过程中,不得不在说话方式、修辞技巧和论辩艺术上加以注意。他们常常采用在两个具体对象之间根据已知属性进行比较与推理的类比思维与方法进行说理,并于修辞学上主要以政治隐喻的形式体现了出来。与老子以道创建世界秩序来隐喻人类建立社会秩序的过程相比,儒家中的孔孟则往往将政治隐喻的本体集中在了仁政及仁政的实施者圣人的身上,而荀子运用类比构建政治理论的时候,其关注的重心不再是圣人的德性意蕴,而是圣王的政治功能以及礼、法这类具有工具性价值的治理手段。儒、道两家的这种说理方式,对各自政治理论建构的思维理路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也影响了汉儒在政治理论方面的建构努力与贡献。
关键词:周秦之变;类比思维;政治隐喻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